七台河:厚植生态底色助力高质量发展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9-13 02:24:16

  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十四五”期间,七台河市林业和草原局在森林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改善以及绿色发展方式等方面持续发力,七台河市生态建设及保护修复取得显著进展。

  推动生态建设修复。森林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市生态治理的重要抓手。市林草局自2021年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工作以来,共栽植各类乔灌木1047.78万株(丛),绿化国土面积2820.87公顷,建设森林村庄、森林小区、森林单位、森林矿山、森林医院、森林学校等96个,落实义务植树基地38个,绿化村庄178个,累计投入资金约15.4亿元。

  “十四五”期间,七台河市稳步推进“三北”工程建设和防沙治沙工作。完成“三北”工程人工造林2997亩,争取“三北”项目资金222万元。在“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平台累计发布义务植树项目活动42次,累计参与人数1500余人,发放劳动尽责证书1960张。

  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七台河市自2021年推行林长制以来,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组织体系高效运行,共设立林长578名,设置林长制网格员828名。市级林长、副林长高频次深入林区一线调研督导林草发展工作,林长履职常态化格局全面形成。多部门联合建立“林长制”“河湖长制”“田长制”联动机制及“林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工作机制,形成“三长”联动、“四长”协同共治的良好格局。在省级林长制督查考核中,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获得考核组肯定,其中优秀1次、良好2次。

  利用远距离监控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了对倭肯河自然保护区的智能主动预警、可视化管控等功能。2021年至2025年6月,林业有害生物累计发生37.35万亩,累计防治33.2万亩,成灾率均控制在4‰指标以内,连续多年未发生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纳入林长制考核,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责任得到全面压实。加强监测预报管理体系建设,全面应用松材线虫病监测预警体系,为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预报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防控中,严格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方针,构建“责任全覆盖、监管无盲区”的防控网络。通过推行“三清单一承诺”机制和“网格化”管理层层压实责任。强化宣传教育,利用防火宣传月等时间节点开展多维度宣传。在野外火源管控上,全市24座瞭望塔、54处视频监控与地面巡护队伍形成“天地空”一体化监测,严禁一切火种进山入林。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了连续47年未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为生态资源保护提供了坚实保障。2022年至2024年,市森林草原防火办公室荣获“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先进单位”称号,2025年获评“工人先锋号”。2023年8月,市林草局组建了七台河市首支森林消防专业扑火队,配备营房、训练场地等,储备充足的装备机具及物资,在2024-2025年度全省林草行业森林消防员职业技能竞赛中获佳绩。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林草产业稳步壮大,年产值同比增长6%。培育森林后备资源,完成森林抚育项目3.8037万亩,造林项目0.507万亩,苗木繁育项目0.032万亩;加大天然林保护力度,落实国家级公益林和天然商品林管护任务135万亩;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完成灵芝大棚建设、寒葱栽植、榛蘑种植和梅花鹿散养等特色项目;改善林区人居环境,完成35.6公里通场路和12.5公里旅游路建设,改造国有林场取暖设备5处。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呱呱农业、华保农业、宏泰松果、圣海奥斯4家森林食品加工企业的14个产品6个品牌入选“九珍十八品”名单。

  多措并举开展草原保护。“十四五”期间,市林草局与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设计院绥化院密切配合,按照国家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方案要求,完成了全市重点县区及一般区域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完成了草原虫害、病害、毒害草、鼠害和外来入侵物种的外业踏查、标准地调查和标本采集制作等工作。

  “十五五”期间,市林草局将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要素推动林草行业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推深做实林长制,着力保护管理好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为七台河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林草力量。(记者 窦旭琦)

  “眼前这个设备看似平平无奇,却是我国第四代核电站高温气冷堆换卸料系统的核心设备——氦气压缩机,也是我们团队五年来的全部心血!”在哈电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

  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的佳木斯市,耕地面积占黑龙江省的八分之一,也是我国农机制造工业的摇篮。多年来,佳木斯市与中国农机院、中国一拖、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机构深度合作,成功打造了高端智能农机产学研基地…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服务热线
020-66666666